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童年期受虐待者认知偏向研究现状

王春梅 刘爱书

王春梅, 刘爱书. 童年期受虐待者认知偏向研究现状[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3): 478-480.
引用本文: 王春梅, 刘爱书. 童年期受虐待者认知偏向研究现状[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3): 478-480.

童年期受虐待者认知偏向研究现状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34-1092/R

  • 摘要: 儿童虐待(child abuse,CA)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是公众健康领域令人困扰的一部分,覆盖了家庭、社会文化、教育甚至医疗卫生体系[1].美国1岁以上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外伤性损伤,而在所有形式的外伤性损伤中,儿童虐待是死亡和发病的重要组成部分[1].近年来对儿童虐待的研究发现,儿童期受虐待的成人会对自己的子女实施虐待,表现为虐待的代际循环(transgenerational cycle of maltreatment,TCM)[2].目前,国际上将儿童虐待分为4种类型,即躯体虐待(父母或监护人对儿童实施暴力)、心理虐待(攻击儿童的心理幸福)、性虐待(直接或间接地伤害儿童的性器官和性发展)和忽视(养育者不能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2
  • HTML全文浏览量:  56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4-03-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