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安徽省某镇中心小学一起甲肝暴发疫情的原因和传播途径,为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11年4月1日至7月31日某中心小学学生和教职工中出现厌油、巩膜黄染、皮肤黄染、尿黄中的任何1项,并伴有谷丙转氨酶(ALT)2倍以上升高,且抗HAV-IgM阳性者为确诊病例.选取18例男生确诊病例,同时在有病例的班级中随机选取22例无任何临床症状且抗HAV-IgM阴性的男生为非病例组,对两组学生进行个案问卷调查.采用访谈和现场观察方法,对学校环境卫生与生活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搜索到29例甲肝病例,罹患率为4.2%,均为小学生,其中男生发病24例、女生发病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8,P<0.01).疫情持续39 d,流行曲线提示点源暴发.单因素分析显示,饮用生水是学生甲肝发病的危险因素(OR=9.00).洗手习惯对学生甲肝发病具有保护作用(OR=0.81).进一步分析显示,饮用未消毒的井水是疫情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不良的洗手习惯是次要因素;2个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时,会增加学生甲肝发病风险(OR=70.00).结论 此次甲肝疫情暴发为学生饮用未消毒的井水所导致.学校应对学生供应开水,对水源进行改建和保护,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提高学生的自我防病意识;公共卫生部门应加强学校饮水的卫生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