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 among anxiety, personality, distress disclosure and coping styles after three years earthquake
-
摘要: 了解5·12汶川地震3 a后灾区教师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相应人群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艾森克简式人格问卷、苦恼表露指数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对汶川地震灾区145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6名经历过地震的灾区教师均存在中度及以上的焦虑,其中2.1%的教师存在重度焦虑;焦虑症状(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焦虑总分)与苦恼表露指数、人格的内外倾与神经质维度及应对方式量表的自责存在显著相关(P值均<0.05),且特质焦虑、焦虑总分与应对方式的幻想、合理化存在显著相关(P值均<0.05),焦虑总分和应对方式的退避存在显著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神经质、苦恼表露指数、自责3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后对焦虑的预测力达到34.9%.结论 灾区教师需增加其对他人的苦恼表露,同时对地震这一负性生活事件应避免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如自责、退避等),从而逐渐降低焦虑等不良心身反应.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1
- HTML全文浏览量: 66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