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青少年同伴关系在心理分离对孤独感影响中的调节效应

高燕 黎亚军

高燕, 黎亚军. 青少年同伴关系在心理分离对孤独感影响中的调节效应[J]. 中国学校卫生, 2013, 34(6): 742-743.
引用本文: 高燕, 黎亚军. 青少年同伴关系在心理分离对孤独感影响中的调节效应[J]. 中国学校卫生, 2013, 34(6): 742-743.

青少年同伴关系在心理分离对孤独感影响中的调节效应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34-1092/R

  • 摘要: 孤独感是青少年期常见的情绪问题,是个体感知到自身的社会人际关系缺失,进而产生的悲伤、空虚或情感饥渴的情绪体验[1].心理分离反映的是青少年与父母关系变化的过程,是指个体在心理上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达到与父母在功能、情感、态度、冲突方面独立的能力[2],是青少年期面临的重要发展任务[3].有研究发现,功能、情感和态度独立水平越高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越差,冲突独立水平越高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越好[4].进入青少年期后,个体与同伴的交往增多,同伴关系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显著变大.高水平的同伴接纳可以缓解青少年因家庭功能不良所导致的疏离感[5],积极的同伴关系能够调节危险因素和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6].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将探讨心理分离对青少年孤独感的影响以及同伴关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为缓解青少年的孤独感提供理论依据.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9
  • HTML全文浏览量:  47
  • PDF下载量:  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3-06-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