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suicidal self-injur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Beijing
-
摘要: 了解大学生自伤行为与其心理因素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为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干预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北京市2所大学在校学生794名,调查过去1 a内自伤行为的发生率和频率,同时测量自尊、自我挫败感、抑郁症状、边缘性人格障碍症状、无效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探讨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11.8%的大学生在过去1 a中有过1次或以上自伤行为,男生发生率(15.3%)高于女生(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父母亲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是自伤的危险因素(β男=3.42,P=0.025;β女=2.33,P=0.001),而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是自伤行为的保护因素(β男=-2.10,P=0.002;女生:β女=-1.60,P=0.045).结论 自伤行为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家庭教养方式对自伤行为有重要影响.应研究以家庭辅导为主的干预和预防策略.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2
- HTML全文浏览量: 103
- PDF下载量: 16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