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43卷  第5期

述评
全社会共同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孙莹
2022, 43(5): 641-64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01
摘要(988) HTML (259) PDF(150)
摘要: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21世纪以来快速城市化与全球化,伴随家庭规模与功能的变迁、社会关系模式的转型、社会心理应激与人口流动增大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双刃剑”效应。新冠肺炎疫情充满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的停课、保持社交距离及相关消毒与防疫措施,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工作重点需从原来针对人群中小部分严重儿童青少年患者、以减少症状和遏制危机为目的的干预,转变为聚焦全体儿童青少年群体,并为之提供广泛的心理健康预防性服务。
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专栏
青少年青春早中期心理社会应激与1年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
吴文懿, 刘琴, 李月月, 方波, 盛露露, 周源柯, 席璇, 张琴
2022, 43(5): 644-64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02
摘要(588) HTML (223) PDF(71)
摘要:
  目的  探究青少年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对后续情绪行为问题的预测作用,为青春后期情绪行为问题的及早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重庆市中小学的911名男女童组成青春发育队列,于青春早中期测量心理应激水平,并在1年后随访情绪行为问题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对后续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  结果  所有对象青春早中期的心理应激平均得分为(27.96±24.95)分,1年后的内、外化行为问题和整体问题平均得分分别为(8.21±8.46)(6.21±5.87)和(37.90±24.68)分。女生在焦虑抑郁、退缩、身体不适、思想问题、内化问题和整体问题的得分和情绪行为检出率均高于男生(t/Z值分别为-6.38,-5.63,-6.06,-3.74,-6.80,-5.47,χ2值分别为15.88,12.01,3.92,6.64,24.67,15.88,P值均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应激量表得分与内、外化行为问题和整体问题检出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水平对随后1年的情绪行为问题的检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及童年期虐待与饮酒行为的关联
贾丽媛, 黄雪雪, 薛艳妮, 胡婕, 张至贤, 李丹琳, 张一, 李若瑜, 万宇辉, 陶芳标, 张诗晨
2022, 43(5): 648-65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03
摘要(623) HTML (247) PDF(79)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童年期虐待与饮酒行为的关联,为有童年期不良经历者后期危险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市、广东省阳江市、河南省郑州市3座城市,采用多阶段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6 853名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童年期虐待经历及饮酒行为等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理健康素养及童年期虐待与饮酒行为之间的关联。  结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得分为(82.11±12.85)分;童年期虐待的总检出率为42.86%,最近饮酒和过量饮酒的检出率分别为10.82%和5.14%,男生、高中生、独生子女、自评家庭经济情况较差及亲密伙伴≥6个的学生最近饮酒及过量饮酒的检出率均高于对应组学生(χ2值分别为135.75,59.25,16.70,57.48,36.67;109.38,9.75,10.32,65.13,21.50,P值均 < 0.01)。缺乏心理健康素养[OR值(OR值95%CI)分别为1.27(1.14~1.43)、1.85(1.55~2.22)] 和有童年期虐待[OR值(OR值95%CI)分别为1.93(1.75~2.13)、1.64(1.43~1.89)]的中学生最近饮酒和过量饮酒的发生风险均增加(P值均 < 0.01)。有童年期虐待经历且缺乏心理健康素养者最近饮酒与过量饮酒的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15.05%,7.30%;OR值(OR值95%CI)分别为2.47(2.09~2.92)、3.37(2.55~4.44)。  结论  中学生缺乏心理健康素养及有童年期虐待均与饮酒行为有关联。预防童年期虐待?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有益于中学生饮酒行为的防控。
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预测作用
张琴, 刘琴, 李月月, 方波, 盛露露, 吴文懿, 周源柯, 席璇
2022, 43(5): 653-65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04
摘要(562) HTML (235) PDF(62)
摘要:
  目的  探讨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预测作用,为早期识别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发生风险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8年4月从重庆市4所中小学通过立意抽样招募1 046名五至八年级中小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方法收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和心理应激水平;于2018年10月收集健康危险行为自我报告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  结果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报告率由高到低分别为不合理运动(62.05%)、偏食行为(24.76%)、打架(21.03%)、自杀意念(17.02%)、离家出走意念(9.85%)、情绪不良(8.80%)、吸烟(4.21%)、喝酒(3.73%)、赌博(3.63%)、网络成瘾(3.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心理应激与打架(OR=1.02,95%CI=1.01~1.03)、自杀意念(OR=1.02,95%CI=1.01~1.03)、情绪不良(OR=1.02,95%CI=1.01~1.03)、离家出走意念(OR=1.02,95%CI=1.01~1.03)、不合理运动(OR=1.01,95%CI=1.00~1.02)、吸烟(OR=1.02,95%CI=1.00~1.03)、网络成瘾(OR=1.02,95%CI=1.00~1.03)、偏食(OR=1.01,95%CI=1.01~1.02)和赌博行为(OR=1.02,95%CI=1.01~1.04)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以不合理运动和偏食行为报告率相对较高,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状况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报告风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催眠改善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疼痛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效果
程族桁, 李功平, 王奕冉, 肖裕芳, 杨新国
2022, 43(5): 658-66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05
摘要(691) HTML (183) PDF(68)
摘要:
  目的  探讨催眠对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疼痛程度、疼痛灾难化、疼痛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改善效果,为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将56例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名,实验组按照催眠干预方案,每周一、五的19:30—21:00,每周2次,每次1.5 h,共10次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干预。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疼痛灾难化量表(PCS)、疼痛自我效能量表(PSEQ)、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两组进行前测、干预结束时和结束后的3个月测试评分。  结果  两组女大学生NRS、PCS、PSEQ评分的时间效应、组别效应和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83,21.77,13.65;22.96,28.98,24.84;25.35,18.26,27.02,P值均<0.01);实验组在干预结束时和干预后3个月,SCSQ积极应对评分(1.43±0.35,1.50±0.39)高于对照组(1.22±0.19,1.20±0.21)(P值均<0.05),SCSQ消极应对评分(1.59±0.38,1.52±0.49)低于对照组(1.80±0.17,1.80±0.20)(P值均<0.05),两组女大学生SCSQ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的时间效应、组别效应和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14,4.29,14.37;7.66,4.10,6.95,P值均<0.05)。  结论  催眠干预有助于减轻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的疼痛程度,改善疼痛灾难化及应对方式,提高疼痛自我效能水平,且干预具有持久的效果。
心理虐待和忽视与青少年手机依赖关系的潜在剖面分析
刘银章, 邓晓丹, 李小青
2022, 43(5): 663-66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06
摘要(494) HTML (266) PDF(81)
摘要:
  目的  考察不同性别青少年心理虐待与忽视的潜在模式及其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10月选取江西省赣州市2所中学和湖北省武汉市3所中学的1 070名初、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CPANS)、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和自编基本信息问卷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构建不同性别群体心理虐待和忽视类型,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结果  男女生存在不同的心理虐待与忽视模式。男生分为低水平心理虐待与忽视组(56.68%,29.80%,13.52%)3组;女生分为低、中、高水平心理虐待与忽视组(49.38%,29.01%,11.12%)和高水平心理虐待组(10.49%)。遭受心理虐待与忽视的青少年更容易对手机产生过度依赖,男生对手机依赖表现为失控性[中水平:B值(95%CI)=0.28(0.12~0.44);高水平:B值(95%CI)=0.37(0.16~0.59),P值均<0.01]、戒断性[中水平:B值(95%CI)=0.29(0.11~0.46);高水平:B值(95%CI)=0.42(0.19~0.65),P值均<0.01]、逃避型[高水平:B值(95%CI)=0.33(0.07~0.59),P<0.05]和低效性[中水平:B值(95%CI)=0.35(0.16~0.53);高水平:B值(95%CI)=0.50(0.25~0.74),P值均<0.01],女生在高水平心理虐待中表现为逃避性和低效性[B值(95%CI)分别为0.34(0.01~0.67),0.46(0.14~0.78),P值均<0.05]。  结论  不同性别青少年心理虐待与忽视存在异质性差异,各潜在类别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不一致。
母亲教养压力与小学一年级学生睡眠问题的关系
奴比娅·阿马尔江, 肖惠迪, 加吾兰·祖农, 李梦龙, 李子昂, 胡翼飞
2022, 43(5): 668-67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07
摘要(577) HTML (223) PDF(37)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6~8岁小学一年级儿童睡眠现状,探索母亲教养压力与儿童睡眠之间的关系,为减少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北京儿童生长与健康队列(PROC)的参与者开展线上调查。由家长完成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和父母教养压力问卷(PSI-SF),纳入同时完成两份问卷且父母教养压力问卷由母亲回答的1 136对小学一年级学龄儿童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母亲教养压力与儿童睡眠之间的关联。  结果  小学一年级学生睡眠问题发生率为78.52%,有睡眠问题儿童的母亲教养压力问卷得分(86.66±17.31)高于无睡眠问题儿童的母亲(78.59±17.75)(t=6.42,P < 0.01)。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没有教养压力的母亲相比,母亲有教养压力时儿童存在睡眠问题的风险增加(OR=2.52,95%CI=1.55~4.11,P < 0.01);在以PSI-SF中3个维度为自变量进一步分析时,结果显示, 相比母亲在育儿压力、困难儿童2个维度没有压力的小学生,母亲有压力的小学生存在睡眠问题的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1.66,1.76,P值均 < 0.05)。  结论  小学一年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为母亲提供心理支持以减少母亲教养压力的发生,可以减少儿童睡眠问题。
青少年攻击行为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马颖, 焦婷, 郭霜霜, 唐杰
2022, 43(5): 671-67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08
摘要(757) HTML (285) PDF(61)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少年攻击行为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为预防和改善青少年攻击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黑龙江、湖北、安徽、广东、云南5省15 623名初中生和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心理行为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调查攻击行为、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心理特征、家庭情况以及一般人口学特征等。  结果  青少年高水平攻击行为的检出率为23.5%(3 670/15 623),男生(24.4%)高于女生(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0,P < 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χ2=620.68,P < 0.01);在控制省份、年级、性别、民族、家庭收入、家庭结构、父母教育程度、教育方法、独生子女、生活事件、情绪管理、心理韧性等因素后,青少年攻击行为与社会支持水平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OR=1.27~1.84),且关联强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值均 < 0.05)。攻击行为与社会支持水平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R=1.02~1.10,P>0.05)。  结论  青少年攻击行为与社会支持显著相关,增加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水平可能可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积极成长经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的缓冲效应
周艺, 吴霈霈, 王世红, 方姣, 徐玉祥, 孙莹
2022, 43(5): 676-67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09
摘要(552) HTML (206) PDF(52)
摘要:
  目的  探讨积极成长经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的缓冲效应,为后续开展有效的支持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9年10月新冠肺炎疫情前在安徽省池州市2个县中小学校招募1 322名四至九年级学生,开展学生问卷调查,收集学生一般人口统计学信息、积极成长经历、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自伤行为、自杀意念情况等信息,并于2020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复课后进行随访。以疫情前和复课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观测指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积极成长经历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变化间的相关性。  结果  复课后学生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自伤行为、自杀意念的检出率(22.6%,16.0%,40.0%,29.9%)高于疫情前(16.5%,13.5%,31.1%,22.6%)。积极成长经历高分组青少年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自伤行为、自杀意念在疫情前与复课后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05,0.27,0.84,1.84,P值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积极成长经历低分组复课后抑郁症状风险是疫情前的1.39倍(95%CI=1.05~1.84,P<0.05),自伤行为风险是疫情前的1.31倍(95%CI=1.05~1.62,P<0.05)。积极成长经历高分组中,疫情前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背景下,积极成长经历与青少年抑郁、焦虑、自伤行为和自杀意念风险降低相关。应从家庭、学校和同伴角度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减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刘琦, 谢新艳, 朱凯恒, 姜琦, 冯雅楠, 肖沛, 吴小纤, 向真, 徐林, 宋然然
2022, 43(5): 679-68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10
摘要(803) HTML (267) PDF(70)
摘要:
儿童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脆弱易感人群,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行,学龄儿童心理健康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研究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一般儿童以及心理问题本身高发的特殊儿童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同国家和地区学龄儿童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问题的患病情况,考虑到个体间的易感性与社会资源可及性,研究进一步探究了影响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的儿童、家庭及社会相关因素,最后从国家、学校-家庭-社区和个人层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为构筑一个安全、可靠的儿童心理健康防护网络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以学校为基础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干预研究进展
马帅帅, 宋杨肖, 孙莹
2022, 43(5): 685-68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11
摘要(917) HTML (372) PDF(155)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早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增加成年后精神疾病发生风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研究对国外以学校为基础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干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中国出台相关政策早期防控和干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借鉴。
被动性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代宝, 杨泽国, 张鹏金
2022, 43(5): 690-69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12
摘要(1254) HTML (405) PDF(181)
摘要:
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有关被动性社交媒体使用的研究成果,揭示被动性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用户的心理影响。结果显示,被动性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和大学生用户的心理影响主要有认知性影响(如自我概念清晰性、自尊)、情绪性影响(如抑郁、焦虑、妒忌、孤独)和主观幸福感(如生活满意度)等。建议未来的研究者采用更多样的研究方法(如纵向研究法、扎根理论方法等),针对更多种类的社交媒体(如新兴的社交短视频)以及进一步细分的被动性使用形式展开研究,更加深入地探讨被动性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和大学生用户的心理性、行为性和社会性影响后果。
国外社交媒介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分析
王宇涵
2022, 43(5): 696-70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13
摘要(807) HTML (269) PDF(43)
摘要:
基于社交媒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是国外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但目前中国还未广泛采取这一干预方式,在理论运用、研究手段、关键环节等方面还缺少充分的借鉴。通过梳理国外文献,探讨社交媒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青少年网络行为、心理健康促进现状及问题,为国内开展心理健康促进与提升提供理论、概念与实践方式的借鉴。
困境儿童心理健康相关队列研究进展
吴曼, 杨芬, 胡婷, 赵雪扬, 李朝阳
2022, 43(5): 701-70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14
摘要(567) HTML (219) PDF(32)
摘要:
儿童成长和发展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 近年来关于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的队列研究越来越多, 研究通过介绍困境儿童队列研究优势并对国内外有关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的队列研究进行整理, 发现其多应用于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杀意念及企图等方向, 主要探究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风险及流行程度, 识别长期负面损害, 并分析和总结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领域队列研究的现状和前景, 以推动该类研究长远发展及向高质量发展。
青少年抑郁专栏
坚持青少年抑郁症筛查实践取向
龚雯洁, 曾榛, 张丽, 胡宓, 童永胜
2022, 43(5): 706-71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15
摘要(662) HTML (307) PDF(56)
摘要:
抑郁症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教育部提出将其筛查纳入学生体检作为青少年抑郁症防治工作的一环, 但目前各国及不同组织对青少年抑郁症常规筛查的推荐等级及执行细节等问题存在诸多不同意见。研究概述了青少年抑郁的流行现况和危险因素, 总结国外相关指南及推荐意见, 提出开展基于学校体检的青少年抑郁症筛查仍需社会各界深入密切协作, 在厘清筛查科学性、工作运行、资源配置和伦理等关键问题的基础上, 实行"试点先行, 分步实施, 家校配合"的策略, 以实现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最终目的。
广州市青年男男性行为者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对抑郁的影响
洪也婷, 黄莹, 林铠浩, 严瑶, 程伟彬, 杨翌, 江洪波
2022, 43(5): 711-71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16
摘要(496) HTML (214) PDF(33)
摘要: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年男男性行为者(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YMSM)儿童期性虐待(childhood sexual abuse,CSA)经历和抑郁症状的情况,探讨儿童期性虐待对抑郁的影响。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招募在广州居住时间≥3个月,年龄18~24周岁的365名YMSM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寻找性伴方式、性取向、CSA经历和抑郁症状等信息。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YMSM的CSA经历和抑郁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SA经历对抑郁的影响。  结果  YMSM中CSA经历和抑郁症状报告率分别为31.51%(115/365)和47.95%(175/36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75.00%)以及通过线下寻伴方式(62.22%)的YMSM抑郁症状报告率较高(χ2值分别为7.97,4.19,P值均 < 0.05)。调整了民族、户籍所在地、居住时间、学生、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性取向、寻伴方式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有CSA经历(aOR=1.81,95%CI=1.12~2.93)的YMSM有抑郁症状的可能性高于无CSA经历者。  结论  广州市YMSM有CSA经历和抑郁症状的比例较高,CSA经历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应注重加强对YMSM的心理干预,尤其是有CSA经历的YMSM,从而减少抑郁症状的比例,提高该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北京市大中学生抑郁流行现状及与饮食相关行为的关系
赵海, 王路, 滕立新, 郭欣
2022, 43(5): 715-71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17
摘要(489) HTML (200) PDF(67)
摘要:
  目的  研究北京市大学生与中学生抑郁流行现状及与饮食相关行为的关系,为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心理及健康饮食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10—12月抽取北京市16个区18 130名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状与饮食行为的相关性。  结果  北京市大学生与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8.2%,其中男生为17.4%,女生为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7,P < 0.01);6个城区学生检出率为17.9%,10个郊区学生为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P=0.28);抑郁症状检出率按学段从高到底分别为职业高中(21.8%)、普通高中(20.6%)、大学(18.2%)、初中(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8,P < 0.01)。检出抑郁症状的学生每天喝含糖饮料(14.4%)、吃甜食(22.1%)及吃油炸食品(12.4%)的报告率高于未检出抑郁症状的学生(7.6%,12.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4.62,215.67,164.49,P值均 < 0.01);检出抑郁症状的学生每天吃新鲜水果(63.3%)、蔬菜(81.7%)及早餐(53.4%)的报告率低于未检出抑郁症状的学生(72.0%,88.1%,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0.77,90.59,518.69,P值均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状检出率是影响饮食行为的重要因素(P值均 < 0.05)。  结论  北京地区职业高中学生、普通高中生的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初中生和大学生,抑郁症状与不健康饮食行为密切相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可能会有助于健康饮食。
青春早中期不同发育阶段青少年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席璇, 刘琴, 李月月, 方波, 盛露露, 吴文懿, 周源柯, 张琴
2022, 43(5): 718-72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18
摘要(482) HTML (184) PDF(46)
摘要:
  目的  探究重庆市某区青少年各青春发育指标处于不同发育阶段时的抑郁现况,为改善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对重庆市九龙坡区1 001名随访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采用自编问卷和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CDI)进行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调查对象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得分和影响因素等。  结果  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7.3%,抑郁量表总得分为(12.02±6.72)分,外生殖器、阴毛、腋毛和胡须处于不同发育阶段以及是否发生首次遗精的男生效率低下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7.08,5.46,5.18,4.21,5.84),乳房、阴毛和腋毛处于不同发育阶段以及是否发生月经初潮的女生快感缺乏、效率低下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19.43,4.92,3.98,7.35,P值均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未出现首次遗精和女生未发生月经初潮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OR=0.60,95%CI=0.36~0.98;OR=0.46, 95%CI=0.22~1.00),女生阴毛处于发育期与检出抑郁症状呈正相关(OR=9.58,95%CI=1.28~71.71)。  结论  青春早中期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已发生首次遗精的男生、阴毛发育较为成熟的女生和已发生月经初潮的女生更易出现抑郁情绪和症状。
中学生昼夜节律情绪调节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
徐莹, 廖若男, 邱霜, 宋一颖, 周宇帆, 卢欣怡
2022, 43(5): 722-72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19
摘要(649) HTML (237) PDF(39)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学生抑郁情绪的现状以及与昼夜节律、情绪调节的关联,为改善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心理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四川成都、阆中和乐山6所中学2 398名初、高中学生为被试,采用抑郁量表(CES-D)、清晨型与夜晚型量表简版和情绪调节量表进行调查,运用SPSS 21.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结果  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7.9%(909名),女生、农村、15~18岁年龄组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男生、城镇、12~14岁年龄组(χ2值分别为25.15,15.45,187.24,P值均 < 0.01)。不同昼夜节律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9,P < 0.01),绝对夜晚型节律偏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57.1%)最高。不同睡眠时长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9,P < 0.01),睡眠时长 < 6 h/d抑郁检出率(69.4%)最高。抑郁组较无抑郁组更多使用表达抑制策略,而无抑郁组较抑郁组更多使用认知重评策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15~18岁组、表达抑制、睡眠时长 < 6 h/d、睡眠时长6~8 h/d与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60,2.29,1.13,5.17,2.88),而睡眠时型中间型、清晨型和认知重评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53,0.55,0.90)(P值均 < 0.05)。  结论  青少年睡眠节律延迟、睡眠不足以及压抑情绪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应积极倡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采用合理的情绪调节方式,以减少青少年的抑郁状况。
居家学习生活方式对小学生抑郁焦虑的影响
向真, 邹丽, 谢新艳, 刘琦, 姜琦, 朱凯恒, 冯雅楠, 肖沛, 吴小纤, 宋然然
2022, 43(5): 727-73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20
摘要(442) HTML (242) PDF(36)
摘要:
  目的  了解小学生居家学习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探索居家学习生活方式对学龄期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同济心理健康队列”,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2所小学全体二至五年级小学生。第一阶段(T1)于2020年6月居家学习期间通过网络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 588份;第二阶段(T2)于2020年12月学校重新开放后通过向学校发送纸质问卷,成功随访2 424名小学生。将儿童2次调查的抑郁、焦虑症状结果分别结合起来对儿童的心理结局进行分类。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估计居家学习生活方式与小学生心理症状变化的关联。  结果  T1时小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8.9%,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1.0%;T2时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5.6%,焦虑症状检出率为30.6%。小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加重和持续与其居家学习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关联。上课集中精力(OR=0.63,95%CI=0.45~0.89)、与老师频繁互动(OR=0.74,95%CI=0.57~0.95)、居家期间参加体育锻炼(OR=0.60,95%CI=0.41~0.87)与小学生抑郁症状加重或持续呈负相关。玩电子游戏时长(OR=1.15,95%CI=1.06~1.24)、担心感染新冠病毒(OR=1.83,95%CI=1.39~2.42)与小学生焦虑呈正相关。男生(OR值分别为0.70,0.63)比女生更不容易受到抑郁、焦虑症状的困扰。  结论  小学生结束居家隔离回归学校后,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升高,居家学习生活方式对小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存在一定的影响。应动态关注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
锦州市大学生昼夜节律紊乱与抑郁焦虑症状关联
李双, 程兢, 李艳平, 赵国杰, 王莹
2022, 43(5): 731-73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21
摘要(525) HTML (203) PDF(38)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昼夜节律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联,为有针对性的预防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11—12月在锦州市3所大学抽取1 938名大学生,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慕尼黑睡眠时型问卷(MCTQ)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昼夜节律和抑郁、焦虑症状的关联。  结果  不同专业,不同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情况的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80,5.88,5.76,12.23),不同专业、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的大学生焦虑症状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1,5.80,5.56)(P值均 < 0.05)。分层分析显示,不同睡眠时型抑郁症状在年龄21岁、女生、医学和非医学专业、二年级、城镇户籍地、体质量指数为正常、不吸烟、饮酒和不饮酒、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16,14.42,12.25,6.19,10.99,15.29,17.41,15.63,7.47,9.59,10.51,P值均 < 0.05);不同睡眠时型焦虑症状在年龄21岁、不吸烟大学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34,7.16,P值均 < 0.05)。Spearman秩相关显示,校正后的休息日睡眠中点(MSFsc)与抑郁、焦虑标准分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10,0.09),社会性时差与抑郁、焦虑标准分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09,0.05)(P值均 < 0.05)。控制年龄、专业、吸烟、饮酒因素后,二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平均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OR=0.82),每周失眠时间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OR=1.14)。早起型和中间型睡眠时型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66,0.57);中间型睡眠时型与焦虑症状呈负相关(OR=0.65)。  结论  昼夜节律与抑郁、焦虑症状有关,其中平均睡眠时长、早起型和中间型睡眠时型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中间型睡眠时型与焦虑症状呈负相关。
重庆市2021年学期初和学期末中学生抑郁和焦虑状况变化
邬东原, 王曼菲, 张滨, 赖维云, 顾典
2022, 43(5): 736-73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22
摘要(474) HTML (174) PDF(25)
摘要:
  目的  调查重庆市中学生在不同时段的抑郁和焦虑状况变化,为后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与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1 505名初高中学生,在学期初(3—4月)和学期末(6—7月)分别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CSE-D)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中学生抑郁与焦虑状况。  结果  学期初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434例(27.6%), 焦虑症状检出601例(38.2%);学期末抑郁症状检出463例(30.8%),焦虑症状检出653例(43.4%)。学期末中学生焦虑症状检出率明显高于学期初(43.4%,38.2%,χ2=8.55,P < 0.05),女生在学期末焦虑症状检出率为52.8%,高于学期初的46.3%(χ2=6.19,P < 0.05);高中生学期末焦虑症状检出率为44.9%,高于学期初的28.6%(χ2=43.33,P < 0.01)。学期初男生、初中生焦虑症状检出率与学期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4,0.71,P值均>0.05)。  结论  一学期中不同时间段中学女生焦虑症状、高中生抑郁与焦虑症状检出率具有较大的差异。调查中学生抑郁和焦虑状况时,应考虑时间段的差异性。
母亲妊娠期疾病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
焦婷, 邓纳莉, 郭霜霜, 杨杰文, 唐杰
2022, 43(5): 739-74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23
摘要(483) HTML (234) PDF(16)
摘要: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母亲妊娠期疾病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为青少年抑郁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在广州市11个区抽取808所中小学,调查96 756名10~20岁青少年的父母他评抑郁症状以及母亲妊娠期疾病情况。  结果  父母他评青少年存在轻微、中度、重度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5.5%,3.5%和0.5%。单因素分析显示,青少年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与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胆汁淤积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病毒性肝炎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158.91,P值均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OR=1.41,95%CI=1.18~1.68)、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低(OR=1.61,95%CI=1.15~2.26)、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OR=1.40,95%CI=1.03~1.91)、妊娠期贫血(OR=1.46,95%CI=1.35~1.59)、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OR=1.67,95%CI=1.38~2.02)与青少年父母他评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母亲妊娠期患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以及病毒性肝炎可能对青少年抑郁情绪及严重性有影响。
高校医学生视频显示终端综合征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刘乐, 周义生, 况杰, 吴磊, 刘贤
2022, 43(5): 743-74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24
摘要(392) HTML (169) PDF(20)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学生视频显示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 VDT)综合征现状,并探讨其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为促进医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于2019年11月对江西某大学医学部3 265名在校大一至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个人基本情况、VDT综合征相关症状、抑郁状况等信息。  结果  高校医学生VDT综合征检出率为33.3%,不同性别、是否临床专业VDT综合征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45,18.82,P值均 < 0.05)。抑郁症状检出率为54.6%,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VDT综合征检出者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8,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DT综合征可增加抑郁症状检出的风险(OR=1.84,95%CI=1.58~2.14,P < 0.01)。  结论  VDT综合征在医学生中检出率较高,且是医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高校应重视对医学生合理使用视频终端的健康教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干预,从而提高医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暴力暴露和情绪平衡对初中生抑郁情绪的影响
范子璇, 王河星, 唐宏, 王兴月, 刘地秀
2022, 43(5): 746-75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25
摘要(398) HTML (217) PDF(28)
摘要:
  目的  考察暴力暴露与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关系, 探究情绪平衡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 为了解青少年暴力暴露的现状及特点提供实证依据。  方法  采用简单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赣南地区3所中学共2 506名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 使用暴力暴露问卷(VES)、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及情绪平衡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不同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类型的中学生暴力暴露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3.85, 21.14, 2.90, 7.62, 8.13, 8.12, P值均 < 0.01), 不同性别、年级和家庭类型的中学生抑郁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7.05, 18.61, 7.42, P值均 < 0.01), 不同性别、年级、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母亲受教育程度中学生情绪平衡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7.93, 9.22, 7.71, 6.86, P值均 < 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初中生的暴力暴露水平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 与情绪平衡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4, -0.20, P值均 < 0.01)。分层回归模型结果显示, 情绪平衡在初中生暴力暴露和抑郁情绪之间起调节作用(t=-3.35, β=-0.02, P < 0.01)。  结论  暴力暴露与初中生抑郁情绪相关, 提高其情绪平衡能力, 可以有效减缓暴力暴露对于青少年早期抑郁的负面影响, 降低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
武汉市小学生抑郁焦虑症状随访研究
谢新艳, 刘琦, 朱凯恒, 姜琦, 冯雅楠, 肖沛, 吴小纤, 向真, 徐林, 宋然然
2022, 43(5): 751-754.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26
摘要(483) HTML (207) PDF(25)
摘要:
  目的  了解学龄期儿童的抑郁、焦虑症状变化趋势, 为儿童心理健康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 抽取武汉市硚口区某小学二至五年级学生, 分别于2020年6和12月进行问卷调查, 包括人口学信息、学生学习情况和抑郁、焦虑症状评价。  结果  共有963名学生完成两次调查。随访时小学生的抑郁、焦虑检出率(36.3%, 34.3%)与基线调查时(30.7%, 22.8%)相比显著升高(OR抑郁=1.45, 95% CI=1.16~1.83;OR焦虑=1.79, 95% CI=1.41~2.28, P值均 < 0.01)。父母为抗击新冠疫情一线人员对儿童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学习效率变低、课堂上与老师互动较少对儿童抑郁或焦虑症状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  结论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持续关注, 应给予及时的心理保护, 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
全球儿童青少年抑郁筛查指南综述
李晶, 孙莹
2022, 43(5): 755-75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27
摘要(1021) HTML (299) PDF(123)
摘要:
研究旨在了解全球儿童青少年抑郁筛查指南的研究进展,为中国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筛查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收集全球多个国家或机构有关儿童青少年抑郁筛查指南或专家共识,对搜集到的文献证据进行梳理后发现,目前全球多个国家与机构建议在12~18岁青少年中,基于合适的筛查工具开展青少年抑郁症的普遍性筛查,确保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发现、治疗及干预;针对12岁以下儿童,目前尚没有充分证据支持普遍性筛查,但建议对高风险儿童开展抑郁症筛查以期早期干预。
青少年自杀意念与自伤行为专栏
加强高质量人群研究 开创青少年自伤行为研究新局面
唐杰
2022, 43(5): 760-762.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28
摘要(724) HTML (179) PDF(31)
摘要:
自伤行为是全球青少年重要的疾病负担之一,也是成年期多种健康结局的风险因素。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预防分为一般人群预防和高危人群预防,但由于相关研究存在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局限性,导致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预测和干预进展缓慢。应加强高质量的人群队列研究,结合高级统计学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和明确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准确性较高的风险预测模型,完善现有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从而降低青少年自伤行为的疾病负担。
机器学习在大学生自杀意念预测中的应用
马鸣, 刘欢, 刘润香
2022, 43(5): 763-76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29
摘要(642) HTML (209) PDF(74)
摘要:
  目的  探索机器学习算法在预测大学生是否存在自杀意念中的效果, 并分析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某高校2021年21 224名在校本科生心理数据。以37项人口学和内外在心理因素为自变量, 以大学生是否存在自杀意念为因变量, 使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LightGBM算法分别建立预测模型。将模型应用于测试集上, 以检出率、F1分数和准确率评价预测效果。基于较优模型分析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高风险因素。  结果  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LightGBM模型的检出率依次为0.61, 0.64, 0.69;F1分数依次为0.63, 0.63, 0.64;准确率依次为0.73, 0.73, 0.72。基于较优的LightGBM模型分析大学生自杀意念高风险因素, 按照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抑郁、年级、性别、绝望、生源地、拥有意义感、对自杀的态度、依赖、家庭经济情况、幻觉妄想症状、焦虑、网络成瘾和人际关系困扰。  结论  LightGBM模型预测大学生是否存在自杀意念相较于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郭霜霜, 焦婷, 马颖, 唐杰
2022, 43(5): 768-77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30
摘要(683) HTML (215) PDF(82)
摘要:
  目的  分析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家庭影响因素, 为制定青少年自伤行为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在黑龙江、安徽、湖北、云南、广东5省抽取15 623名11~20岁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评估青少年NSSI行为的频率, 以及家庭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最近1年内至少发生1次以上自伤行为者占28.8%, 其中1~4次(偶有自伤行为)者占17.6%, 5次及以上(反复自伤行为)者占1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类型、主要照料人文化程度、家庭教养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是否有精神疾病家族史与青少年偶有自伤行为及反复自伤行为均有相关性(χ2=6.30~12.16, P值均 < 0.05)。控制性别、年龄、年级、民族, 情绪管理、心理韧性、孤独感、社会支持等因素后, 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仍与偶有自伤行为均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11, 1.34, P值均 < 0.05);是否独生子女、主要照料人文化程度和家庭教养方式与反复自伤行为仍有相关性(OR值分别为1.19, 0.69, 1.57, P值均 < 0.05);以地区进行分层分析后显示, 各地区的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全相同。  结论  独生子女、主要照料人文化程度等家庭因素可能与青少年自伤行为发生有关, 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家庭影响存在地区差异。
大学生网络欺凌与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的关联
吴家钰, 张珊珊
2022, 43(5): 772-77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31
摘要(693) HTML (225) PDF(54)
摘要:
  目的  识别大学生网络欺凌的潜在类别, 分析不同潜在类别与抑郁症状、自杀意念的关联, 以期为有效开展网络欺凌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于2021年4-5月在辽宁省和吉林省抽取1 09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受网络欺凌行为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版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 对数据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大学生网络欺凌可分为低发组(72.40%)、普通组(20.20%)和高发组(7.40%)3个类别, 不同类别的网络欺凌者在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控制人口学变量后, 网络欺凌普通组和网络欺凌高发组均能正向预测抑郁症状(β普通组=0.88, β高发组=2.44)和自杀意念(β普通组=0.50, β高发组=1.20)(P值均 < 0.01)。  结论  家庭-学校-社会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的网络欺凌大学生进行干预, 以防范大学生抑郁症状及自杀意念的发生, 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武汉市大学新生自杀意念和日常压力及积极心理健康的关联
周慧敏, 余金聪, 梁玲, ZhangXiaoChi, JuergenMargraf, 蒙衡
2022, 43(5): 776-779.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32
摘要(470) HTML (212) PDF(40)
摘要:
  目的  了解武汉市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现状及影响因素, 探讨日常压力、积极心理健康对其自杀意念的影响, 从积极心理的视角为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大学新生的自杀率提出对策。  方法  于2020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抽取武汉市3所大学共2 592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自杀意念、积极心理健康、日常压力源等。采用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大学新生过去1年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7.5%。与无自杀意念大学新生相比, 有自杀意念的大学新生日常压力总分及不同领域日常压力得分均较高(t=-13.00~-4.68), 积极心理健康得分较低(t=17.1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女生(OR=1.72, 95% CI=1.44~2.05)、母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上(OR=1.27, 95% CI=1.05~1.53)、日常压力总分(OR=1.11, 95% CI=1.09~1.13)与自杀意念的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 < 0.01)。积极心理健康(OR=0.88, 95% CI=0.87~0.90)与自杀意念的发生呈负相关(P < 0.01), 积极心理健康对日常压力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结论  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形成与日常压力、积极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 需要关注大学新生日常压力事件, 提高其积极心理健康水平, 降低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发生。
儿童青少年神经发育障碍专栏
关注神经发育障碍患儿心理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宋然然, 朱凯恒
2022, 43(5): 780-783.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33
摘要(472) HTML (241) PDF(23)
摘要:
神经发育障碍患儿不仅认知、沟通功能低下,且心理问题高发,给患儿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研究介绍主要神经发育障碍(智力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及发展性阅读障碍)患儿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心理健康与神经发育的潜在关联,强调心理健康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探讨如何多维度促进神经发育障碍患儿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学龄期儿童体质现状及其与汉语阅读能力的关联
肖沛, 周新红, 周建荣, 姜琦, 冯雅楠, 吴小纤, 向真, 邹丽, 宋然然
2022, 43(5): 784-787.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34
摘要(423) HTML (201) PDF(22)
摘要:
  目的  了解学龄期儿童体质健康与汉语阅读能力现状及两者的关联, 为提升儿童的阅读能力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对湖北省武汉市某小学二至六年级1 923名学龄期儿童进行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及汉语阅读能力筛查(《儿童汉语阅读障碍筛查量表》及《儿童学习障碍筛查量表》)。同时对研究对象进行体质健康测试, 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50 m跑、坐位体前屈、1 min跳绳、1 min仰卧起坐、50 m×8往返跑。  结果  检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共59名。正常儿童在体质总分、1 min跳绳评分、1 min仰卧起坐评分、坐位体前屈评分上均高于汉语阅读障碍儿童(P值均 <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女童的阅读能力高于男童(β=-3.04, P < 0.01), 经常参加较大强度体育锻炼及体质评分越高的儿童阅读能力越强(β值分别为-1.68, -0.08, P值均 < 0.01);与父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儿童相比, 父母文化程度越高的儿童阅读能力越强(P值均 < 0.05)。  结论  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强度及体质水平为学龄期儿童汉语阅读能力的相关因素, 儿童的体质健康水平与阅读能力存在正向关联。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邹丽, 刘卓娅, 肖沛, 宋然然
2022, 43(5): 788-791.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35
摘要(454) HTML (233) PDF(21)
摘要:
  目的  探讨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8所小学三至五年级儿童6 298名,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儿童学习障碍筛查量表》和《儿童抑郁量表(简版)》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共检出阅读障碍儿童174名, 检出率为2.76%。阅读障碍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37.36%)高于非阅读障碍儿童(18.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4, P < 0.01)。与非阅读障碍儿童相比, 阅读障碍儿童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升高(OR=2.65, 95% CI=1.87~3.75, P < 0.01)。母亲每天与儿童相处时间的长短也是儿童抑郁的影响因素之一, 母亲每天相处时间≥3 h儿童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较相处时间 < 1 h儿童降低(3~4 h: OR=0.54, 95% CI=0.36~0.81;5~6 h: OR=0.51, 95% CI=0.34~0.78;≥7 h: OR=0.47, 95% CI=0.32~0.69, P值均 < 0.01)。  结论  阅读障碍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 增加母亲每日的陪伴时间有助于预防儿童抑郁的发生。
发展性阅读障碍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视动整合能力特点及相关因素
何红瑶, 高小焱, 刘芳芳, 张静, 钟琳, 左彭湘, 宋然然
2022, 43(5): 792-795.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36
摘要(446) HTML (185) PDF(24)
摘要:
  目的  了解发展性阅读障碍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视动整合能力特点, 为该群体儿童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2020年7-11月,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新疆某地区7所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阅读障碍组(D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ADHD)、共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儿童各56名, 比较视动整合能力及其相关因素差异, 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究相关因素对视动整合能力的预测作用。  结果  共病组视动整合能力及视知觉得分(95.05±14.01, 12.71±7.40)低于DD组(104.77±17.19, 23.04±11.48)、ADHD组(104.01±14.11, 25.70±10.74)和对照组(129.80±12.91, 44.05±16.56)(F/Z值分别为58.24, 110.49, P值均 < 0.05);共病组视觉工作记忆得分(73.64±5.36)低于对照组(78.96±4.68)(P < 0.05), 与DD组(74.48±7.06)、ADHD组(75.98±7.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视知觉、年龄、智商、视觉工作记忆均可预测DD共患ADHD儿童的视动整合能力(R2值分别为0.32, 0.17, 0.11, 0.04, P值均 < 0.05)。  结论  DD共患ADHD儿童较单纯DD和ADHD儿童视动整合能力和视知觉能力受损更加严重, 视知觉、年龄、智商、视觉工作记忆能对DD共患ADHD儿童的视动整合能力发展结果进行预测。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张可馨, 张功
2022, 43(5): 796-800.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2.05.037
摘要(387) HTML (236) PDF(37)
摘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不同亚型患者在共病及其行为、情感和认知功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脑电图(EEG)为主的神经影像学技术能为ADHD儿童诊断和干预提供客观有效的信息。从大脑工作的整体性与分离性出发,结合EEG与MRI两类技术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可发现不同亚型间ADHD儿童脑结构功能特点存在差异,对提高ADHD诊断率,改善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