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执行总编辑:马军 余毅震 武丽杰 张欣 李红影 社长:李红影 编辑部主任:顾璇 印刷:蚌埠红旗印务有限公司 国内发行:安徽省蚌埠市邮政局 ISSN1000-9817 CN 34-1092/R |
以学校为基础预防儿童性虐待健康教育项目可以提高儿童对性虐待的报告率:来自Cochrane综述的结论 二维码
290
发表时间:2015-07-09 16:00 儿童性虐待因其普遍存在以及产生的不良后果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估计至少有1/10的女孩和1/20的男孩在童年期遭受过性虐待。以学校为基础开展预防儿童性虐待的健康教育是目前许多国家广泛推行的一级预防策略,该方案自1980年便已经开始实施。2015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昆士兰科技大学Walsh等对在美国、加拿大、中国、德国、西班牙、台湾和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5 802名小学生和初中生中开展的24项干预研究进行了综述,这些研究采用了录像、角色扮演、诗歌、木偶剧、书籍和游戏等多种健康教育形式。研究结果显示,在学校接受预防儿童性虐待教育的学生比没有接受该方面教育的学生更敢于报告性虐待的经历,但是对于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预防儿童性虐待健康教育是否可以减少儿童性虐待的发生率尚需进一步评估。作者对其中3项研究1 788名研究对象的Meta分析显示,参与预防儿童性虐待教育项目的儿童揭露自己当前或曾经遭受性虐待经历的报告率是没有参与该项目学生的3.56倍。另一项Meta分析表明,健康教育项目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学生对性虐待的焦虑和恐惧。预防性教育项目可以提高学生预防性虐待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知识得分在项目结束后6个月没有降低。 Wise对Walsh等的Cochrane综述进行了评述,一方面是对当前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虐待健康教育项目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对该项目远期的效果和意义提出了更高的期盼。近年来我国无论文献还是媒体对儿童性虐待的报道均越来越多,表明我国儿童性虐待现象是严峻的,但针对儿童性虐待干预、政策以及深入的相关研究依旧缺乏。如何在封建性文化和西方性文化交叠的中国开展儿童性虐待研究是我国儿童青少年卫生工作者必须勇敢面对的敏感话题。当前,在我国父母尚没有开展儿童性虐待预防意识、知识和能力的现况下,利用学校平台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应作为一项必须广泛推行的措施。 [来源:WISE J.School based programmes may help children to report sexual abuse,cochrane review concludes[J].BMJ,2015,doi:10.1136/bmj.h2060.编译:苏普玉(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合肥 230032)]
文章分类:
文献快报
|